雨山-11 发表于 2016-9-17 08:24:48

智慧教育情报周刊第36期

国内近百所高校实现“智慧校园”来源站点:北京晚报转载媒体:新华网等发布时间:2015-12-02媒体转载数:8
今年开学季,深圳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新生发现自己的入学注册只需要用QQ扫一扫学校校园号的二维码就能够完成。而学校通过校园号在新生入学前一个月就可以收集到新生的档案信息,包括生源地、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以此为依据进行宿舍分配、军训服订制、社团迎新准备和学前教育等。
目前,实现“智慧校园”的国内高校已经从最初的北京邮电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五所增加到了近百所。在“智慧校园”中,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号查成绩、选课,并随时获得老师的各项通知,下了课去吃饭发现余额不够直接网上充值,临近毕业还可以通过校园号接受各种就业信息或寻找创业机会,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都能线上达成。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为了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各个高校都在努力推动数字校园的建设,以解决信息共享和学生管理问题。但是,在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暴露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例如多个供应商提供信息系统无法协同应用,学生和老师都必须面对多个管理系统,操作复杂;还有系统维护升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能力反应较慢,一旦出现紧急事件无法快速通知等。>>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12/02/c_128491190.htm

[山东青岛] 2016年青岛新改扩建百所学校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来源站点:青岛财经日报转载媒体:新浪青岛站等发布时间:2015-12-02媒体转载数:3
近日,市教育局向市民公布了2015年一年来的教育“大数据”,涵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

教育,一直以来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因为它关乎每个家庭。近日,市教育局向市民公布了2015年一年来的教育“大数据”,涵盖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成为青岛教育发展的新坐标。同时也向市民提前公布了2016的教育大计,其中包括新改扩建100所中小学幼儿园、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校园等。一起来看看,过去的一年,我们身边的教育发生了哪些大事件,2016年将又有哪些新变化。
城乡631所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
据了解,在学校建设方面,我市2015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20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5所,建成21所,超额完成市办实事项目任务,全市85%幼儿园达到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位达到71%,比2014年增加3个百分点,16.5万名幼儿在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青岛外语学校等5所寄宿制普通高中即将全部建成并于明年正式投入使用,青岛艺术学校和盲校新校、幼儿师专启动建设。全市85%以上的普通中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达标比例比2014年增加25%,55%的普通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40人以下;5所中职学校通过“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示范校总数达到10所,居单列市首位。连续两年将建设中小学标准化食堂纳入市办实事,514所学校建成标准化食堂,惠及47万学生。成立青岛市全纳教育中心,推行送教上门、随班就读、医教结合等改革,为视障、听障、智障和自闭症儿童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此外,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开展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高至900元和1100元。
此外,平度、莱西日前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审批,共建成160个塑胶操场、806个专用教室,改造餐厅3万㎡,并投入2亿元为农村学校配备教育教学设施。坚持应免尽免、应助尽助原则,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新市民子女就学。投入1.24亿元,向6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奖助学金;新增1.5万个学位,安置14.5万名新市民子女入学。以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城域网骨干带宽从1G升级到40G,城乡631所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在同类城市中居领先水平。
全市已挂牌设立300处社会课堂
在育人方面,我市加强中小学生社会课堂建设,2015年开展了“百万学生看发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和“职教义工”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体验中形成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自觉。全市已挂牌设立300处社会课堂,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已形成制度,并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今年,我市还在全市普及了校园足球、游泳和管乐、舞蹈、戏剧等课程,成立了全国首家校园足球协会,改革完善足球特长生招生办法,建立起校园足球推广工作体系和大中小学足球人才贯通培养机制,通过举办“市长杯”足球联赛、“一元看中甲”、体育节、管乐节、戏剧节等活动,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音乐厅,感受运动的快乐和艺术的魅力,掌握1-2项体育技能和艺术特长。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在今年,我市还建成了“三创”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中小学创客教育联盟和导师团,建立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机制,为“小创客”们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全市普通高中共设立37个特色班,多样化特色办学覆盖面达到68.5%,青岛15中等学校实现“一生一课表”。今年近1/3的普通高中学生进入普通本科一批次高校学习。我市具有中职、普通本科高校“3+4”和中、高职“3+2”招生资格的学校分别增加到8所和29所,具有与普通本科高校贯通培养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增加到5所,职业院校学生对口就业率达到85%以上,近40%的中职学生通过一体化培养、春季高考形式升入高等院校学习。
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教师招聘面试前置今年得到了全面推行,确保选拔出符合教学岗位需求的人才。实施中小学教师聘用制改革,采用聘用制等方式补充教师3600余名,保障了小班化改革和农村学校音、体、美、英语等学科教师需求。建立行政审批便民机制,实行“互联网+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最大限度地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提供便利,2015年市教育局审批事项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教育窗口被评为审批大厅“示范窗口”。
明年新改扩建百余所学校
为保障市民共享更多教育成果,90%幼儿园达到省定办园标准、95%中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学校标准,80%中小学参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等目标都列入了2016年教育大计。
据悉,2016年重点将在清单管理和第三方评价教育方面进一步突破,推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特色发展。>>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qd.sina.com.cn/news/sdyw/2015-12-02/detail-ifxmazmy2343595.shtml

[江苏无锡] 指尖上的“智慧校园”来源站点:无锡日报转载媒体:光明网等发布时间:2015-11-28媒体转载数:3
近日,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携手科技团队推出智慧教育人人通平台“爱葵花”,实现了真实应用的“人人通”教育。此次发布的“人人通”,是按照国家“三通二平台”的建设要求,以“移动互联”与“云技术”为区域、包括了“管理、德育、教学、研修、家联”等多功能的“教育云平台”。
历经数年,由安镇实小与专业科技团队共同研制的“爱葵花”,凭借先进的理念、强大的功能,让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各类智能终端按需得到教育服务,推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形成“扁平化管理”;也使教师、学生、家长用户能够始终在简单一致的“云平台”中完成教育教学的沟通、分享和共建,继而实现作为各自“教育节点”的高效协同。
从数字化校园到“人人通”
安镇实小自2003年便把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学校的特色,结合学校办学的实际,学校自主研发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平台主要服务于校内教师,不过平台也有局限性,主要服务于教师办公,而且办公需在电脑端完成。随着用户量的增加,以及用户对于功能需求的日益多样,学校的力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普通中小学必然要和专业科技团队合作。”负责平台早期研发的邹卫华告诉记者。
与专业科技团队合作后,“智慧校园”手机移动app于2014年年底,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的基础上产生,“主要由学校提供基于学校现实的要求与设计,由科技团队负责研发与运作。”邹卫华介绍说。平台开始实现电脑网页端与移动终端上多途径访问,开始为师生提供移动化的办公与教研。
又经过十多个月的不断测试,科技团队帮助安镇实小于上月推出了升级版本——智慧教育人人通平台“爱葵花”。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实现办公、管理、研修、家联等;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班级空间以及个人空间,写作自己的班级日记、博客,建立自己的相册等;家长可以参与班级空间的建设,与教师进行即时沟通;“这真正实现了人人通”。如今,“爱葵花”不止服务于安镇实小一所学校,无锡、上海、浙江、安徽等多地的学校都开始使用这一平台服务于教育教学。
扁平化管理,教学资源共享
德育处主任李晓华告诉记者,以前在使用电脑办公时,不同的工作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的办公平台,如看学校的通知要在校园网站,给家长发通知要在qq或微信,要进行校本研修又要内部网站……“来回切换真的很麻烦,而且不少内容我还要进行重复的创建,现在使用爱葵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唐蒙丹则说,“教师每天在平台上发布‘班级圈’,展示班级文化,提供学习资源,家长可以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这也为家长提供了多一种关注孩子成长的途径。”邹卫华称,“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扁平化管理,同时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记者了解到,不久,教师便能在“爱葵花”这一平台上发布微课。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可以录制3~5分钟的微课内容发布的这一平台上,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可以访问。通过观看微课,其他教师可以借鉴教育、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回家进行自主学习;家长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方便指导孩子。同时教师还能发布语音资源,也就是说,语文教师、英语教师可以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范读,学生可以在家中完成听、练步骤,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语音进行点评。
据介绍,提供技术支持的团队,还会为平台推出教辅资源、征订报刊、代办费用、投票等功能,“最理想的便是实现指尖上的办公、教学、沟通、学习……最终实现任意人、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都能享受到在线教育服务。”
最终实现在线教育资源分享
从web2.0发展到如今基于云技术的智慧教育人人通平台,技术不断考验着这所乡镇小学。如今相对成熟的服务体系,也是学校与科技团队不断地进行头脑风暴、协商、测试的成果。邹卫华老师称,技术是最大的考验,“技术更新换代太快,程序的算法、服务器的算法、接口的定义等都需要一一研发。”与学校合作的技术团队不在无锡,学校与他们的大多数讨论都在互联网上完成,“这使问题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技术团队的小伙子们还是能及时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的任何需要都由他们在加班加点地研发,为人人通平台的建设作出了巨大努力。”
为了使这一平台能够得到稳定的使用,他们测试使用的手机达到数百部,“苹果的系统还好,安卓的系统版本有上千个,因此要对每一个版本都进行测试。回收的旧手机、购买的新手机堆满了整个办公桌。”技术出身的邹老师如今主要考虑用户体验,“我们要做让师生满意的接地气教育服务平台,就要不断观察老师们使用是否满意,不断做出改进。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查,思考每一步操作究竟如何实现,能够达到‘服务稳、应用轻’。”>>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5-11/28/content_109998226.htm

[慕课网] 慕课网App v4.0版重磅上线小米、魅族同步首发来源站点:山西新闻网转载媒体:新浪新闻等发布时间:2015-11-30媒体转载数:13
2015年11月26日,慕课网App v4.0版本重磅上线,在小米、魅族应用商店同步首发,并获得魅族首页推荐、新品推荐,小米精品推荐、精品推荐。青睐手机学习的用户可以立即更新或下载软件,体验更便捷的学习、更完善的功能。该版本中新增的学习计划、学习社区等功能让手机端编程学习更接近于PC学习,全面打造IT学习新体验,提升用户学习效率。
慕课网以产品为核心获应用市场鼎力推荐
作为国内首个移动端IT学习类应用,慕课网App拥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其视频课程同步PC端,涵盖了前端开发、Php、Java、Android、iOS等几十种前沿技术语言。在以内容为根本的同时,慕课网坚持深耕产品,通过版本升级不断完善用户的使用体验。诸如以离线下载、短视频等功能为用户营造碎片化学习体验,通过iPad端在线编程让用户享受多终端学习的便捷,此次新版本同样带给用户更多惊喜。
众所周知,慕课网已多次获得知名安卓应用市场首发及专题推荐。此次慕课网v4.0版本不仅在小米、魅族应用商店同步首发,同时还获得小米精品推荐、新品推荐,魅族应用中心首页推荐、新品推荐。
慕课网v4.0版本功能升级贴近PC端编程学习
在此次升级的版本中,慕课网采用了全新的信息架构、UI界面、人机交互、个人中心。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该版本中增加了学习计划、慕课社区。>>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news.sina.com.cn/o/2015-11-30/doc-ifxmazpa0494689.shtml

[清华] 清华大学联合40多所高校高中结成“慕课”联盟来源站点:杭州日报发布时间:2015-12-01媒体转载数:7
上周末,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简称MOOCAP)启动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40多所知名高校和高中加入,成为慕课联盟首批成员,后续还将有更多的大学和高中加入。浙江加入的学校有浙江大学、镇海中学、乐成寄宿中学和鲁迅中学。
联盟大学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所谓“慕课大学先修课”,是指高中生通过看视频提前学习大学课程,了解各专业,所修学分能被高校认可。目前,宁波镇海中学的三四十位同学已经注册选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不过,也有人质疑,这是不是取消了“华约”“北约”等自主招生联盟之后的新玩法,是不是一种新的掐尖形式?清华大学浙江招生组崔凯组长说:“无关联考,不是掐尖,只是想解决大学与中学衔接的问题。”
首批推出物理、化学、数学等六门课程
目前,慕课平台首批推出6门大学先修课程,有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普通生物学,都由清华大学教授授课。比如《线性代数》由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副教授杨晶上,已有7586人报名。
课程设计团队中有大学教授,也有高中名师。他们根据高中生特点,将大学课程重新设计,制作成慕课。课程难度、深度则介于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之间,而不是已有的大学课程。
除了这六门课,之后陆续还会有人文、社科、法律等课程加入。目前,浙江大学等联盟学校都在选择好的慕课送上去,通过审核就能上线。
其实,高中生提前学习大学课程,并不是新鲜事。2013年,北京大学就走进全国知名高中,开设大学程度的选修课。教材和高中衔接,派大学教授培训高中老师,合格后上岗,指导高中生学习。
镇海中学
已有三四十名学霸上线选课
浙江新高考改革下,倡导学生凭兴趣爱好选专业、选大学。这些大学先修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专业。
镇海中学高二男生小虞,理科成绩不错,又喜欢绘画。他选了一些工业设计相关的课程,准备事先了解下。他说,这些课程可帮他了解专业的难度,学这个专业所需掌握的知识,然后根据自身能力,判断是否适合。
学校老师说,选择慕课的大部分都是“尖子生”,他们学有余力,才能腾出手来。这和杭州的一些重点高中情况相同。杭二中每年也有不少学生提前了解大学先修课程,这些多半是搞竞赛的同学。比如化学竞赛中不少涉及大学内容,那这些同学就会提前学大学化学。
对于“学霸课程”
普通同学不要投入太多热情
此次众多高校联手,组成慕课联盟,和自主招生联考没有关系。但这些大学先修课程,仍是自主招生时选拔学生的指标之一。
一个多月前,清华大学称针对中学生推出的大学先修课程,明年将在浙江等地区首次试点与自主招生挂钩。会对选择相关课程的学生进行线上测试和线下考核,同时进行专家组面试。当学生某一门课程的考核达到某个级别,会根据学生报考的相关专业,考虑给予相应的优惠或加分体系。
一所重高的高三班主任说,前两年已有大学先修课程,高中生选修后通过测试拿到学分,在自主招生中就可以加分。这次清华大学联合众高校、高中结成联盟,没有联考,但目的肯定还是提前了解优秀生源。>>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5-12/01/content_2136296.htm

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慕课”平台来源站点:人民政协报转载媒体:中国政协新闻网等发布时间:2015-12-02媒体转载数:2
“慕课”(MOOC,即MassiveOpenOnline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近两年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网络课程,被誉为“自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自2012年始,“慕课”迅速席卷全球。
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慕课”的到来对我国的高等教育造成了强烈的冲击。2013年起,国内许多顶尖大学也纷纷加盟并推出自己的优质资源共享MOOCs平台,如北京大学的“华文慕课”、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以及上海交大的“好大学在线”等。
“慕课”为何来势如此凶猛并获得井喷式的发展,这根源于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是开放性。“慕课”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有学习意愿,就可免费注册学习。如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学生注册学习。二是共享性。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免费或低学费享受世界一流的优质教育资源。三是自主性。学习者没有教育背景、年龄大小与地区之分,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法与评价方式等。四是互动性。学习者之间可以针对疑问相互解答、相互评分、合作学习、分享学习体验与心得,实现双向与多向互动。这些优势势必对中国传统的教育体系与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与深远的影响。“慕课”对于中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面对“慕课”风暴的冲击,如何因势利导、积极应对?要加强顶层设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慕课”在更新教育理念、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慕课”作为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开发的教育形式,在传播知识与先进理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现有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等带来影响和冲击。尤其“慕课”的受众对象主要是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定型的年轻一代。因此,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进一步深化“慕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线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实现高效的混合式学习。尽管“慕课”具有实体课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没有时空与门槛限制,没有课堂规模与人数限制,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实现实时互动与自主学习等,但它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如它不能取代实体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也不能提供给学生真实的校园学习与生活体验,也无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育积极的情感以及高尚的品德等。因此,未来教育的改革方向应是促进在线课堂与实体课堂的有效融合,整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实现高效的混合型教育模式。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师资队伍素质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大大阻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慕课”通过开放的网络资源,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必须及时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大学课堂演变成师生交流与互动的主场地,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在“慕课”潮流的冲击下,要不断加大对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改革的浪潮,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整合。>>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cppcc.people.com.cn/n/2015/1202/c34948-27879418.html

QQ智慧校园对外开放能解决什么痛点?来源站点:钛媒体转载媒体:OFweek物联网等发布时间:2015-11-30媒体转载数:3
大学的新生入学不免要先经过一个繁琐的过程:排队缴费、宿舍分配、军训服订制、分班选课......而学生、家长与老师、学校之间在信息互动上也往往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
以此为其中一个切入点,腾讯QQ今年7月推出了智慧校园解决方案。11月24日,腾讯QQ智慧校园总负责人王少君表示,QQ智慧校园最新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对外开放,近百种功能涵盖信息安全、校务、教学、生活等方面。未来还将根据学校的需求进行定制,开放QQ的底层功能,同时也与能够满足学校其他需求的公司进行合作。
在解决“新生入学”这一环节上,王少君称,学校可以通过QQ智慧校园的官方网站、公众号等方式申请接入QQ智慧校园。对于学生来说,在校新生只需用QQ扫一扫学校校园号的二维码即可完成注册;而学校则可通过校园号在新生入学前一个月内收集包括生源地、身高体重、兴趣爱好等,以此为依据进行宿舍分配、军训服订制、社团迎新准备和学前教育等新生档案信息。
从7月正式推出到现在,完善QQ智慧校园已经与深圳大学等近百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合作学校的学生注册超过70%以上。

校园市场有多大?
在“互联网+教育”被热捧之后,互联网大佬们纷纷盯上了在线教育这块大蛋糕,争相布局。近期,旨在走入校园,为学校、家长、学生、老师等提供在线学习、生活、校务管理、移动办公等功能的产品也层出不穷。阿里师生、微狐、e校通、爱智学,包括腾讯的“智慧校园”等新型应用纷至沓来。
事实上,互联网大佬们并非看中“家校互动”这个市场的第一批玩家。在2003年前后手机普及后与教育需求的结合,凭借运营商的强势的品牌推广,应运而生了一批耳熟能详的家校互动产品。其中,分别出自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之手的“校讯通”、“家校通”、“翼校通”在市场上几乎具有垄断地位。“后台”最大、资历最深的“校讯通”,更是在2003年推出后,在全国K12教育市场沉淀出非常高的使用率。
长久以来,公立学校当属在线教育领域最难攻破的门槛。据相关统计,全国有几千所高校、几十万的中小学校、2亿多的中小学生和5千万的在校大学生。庞大的用户量和市场让背靠运营商、进入市场早、用户基数大的“校讯通”类产品可谓是尝尽甜头。
据CCW Research研究报告预测,2016年底,家校互动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1.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97%。而家校互动产品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被挖掘出更多价值。今年以来,深耕多年的“校讯通”等产品也被诸多学校纷纷叫停,除了常常被家长们诟病为运营不透明和半强制性“扣费”的缺点,因该类产品主要以“手机短信提醒”来实现家庭与学校间的沟通互动,其核心功能“沟通”也逐渐显露出“软肋”:信息易延迟、沟通内容缺乏针对性、功能利用率偏低、用户体验反馈机制缺失。
而“校讯通”的退场更是让家校互动市场上涌现了更多玩家。相比之下,新型家校互动产品往往更注重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信息及时、实用性高、互动性强、模式多元化,更有一些产品提供第三方教育资源和技术接入服务。
腾讯QQ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不久前,手机QQ推出了“家校-师生群”功能,试图通过QQ群的作业功能,促进家校沟通,实现教育交流一体化。而此次QQ智慧校园的正式开放,直接针对于大学校园,从信息安全、学校管理、教务教学、校园生活四个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在信息安全上,目前大学的微信公众号数量多而乱,既有官方认证的,也有一些民间自主申请的,信息比较杂。而校园号专门针对校园业务从应用层到系统层进行专业的安全防护设计,面向每所学校只开放一个以其命名的认证帐号,一次认证长期有效,但是并不会对其他草根号封号。
学校管理上,校园号开设“迎新服务”等针对功能,以及搭建强大消息触达能力满足不同通知诉求,还有学生服务窗移动办公以及校友管理等服务。
教务教学方面,校园号可以进行成绩查询、选课建群、互动教学、图书馆服务以及创业服务等。
校园生活方面,校园号则可满足就业信息、充值缴费、校园网服务、校园资讯、校车服务等一系列实质性需求。
简单来说,学生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号查成绩、选课,并随时获得老师的各项通知;可以通过“催还”功能尽快借到图书馆中被借图书;下了课去吃饭发现余额不够直接网上充值;临到毕业了还可以通过校园号接受各种就业信息或寻找创业机会等等。
王少君表示,目前手机QQ活跃用户达到6.27亿,且手机QQ用户也更偏年轻化:每天登录的QQ用户中,超过6成在25岁以下,他们中很多都是学生群体,在QQ上非常活跃。因此QQ是与校园最为贴近的社交平台。
而谈及与腾讯QQ的“兄弟”产品微信同样推出智慧校园的差异性,王少君表示,相比于微信,QQ会为学校进行深度定制化功能开发,例如根据学生填写的信息,自动智能建群;另外,校园号所发送的信息不限数量,以及根据不同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等;此外,QQ的用户非常年轻,主要以中小学生为主,尽管与微信有交叉用户群,但是更多是差异化,借助QQ的学生特点和庞大用户群,未来也会进军中小学。>>更多内容请查看:
URL:http://iot.ofweek.com/2015-11/ART-132216-8500-29032867_2.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慧教育情报周刊第36期